近日,微信、抖音、快手三大短视频平台积极响应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对网络微短剧行业生态的规范管理工作,接连出手封禁了大量违规发布微短剧的账号。
微信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小程序“微短剧”类内容的公告》以及《关于小程序“微短剧”类内容阶段性治理情况的公告》称,下架了部分违规微短剧剧目,并对相关违规小程序进行了处置。此外,快手共下架违规微短剧10余部,同时对发布违规内容的13个账号根据违规程度分别予以相应处罚。抖音此轮整治力度最大,近期累计下架违规微短剧119部,处置违规推广微短剧的抖音账号1188个。
1
爆款短剧下架 渲染以暴制暴价值观
在下架的微短剧中,包括引发广泛讨论的《黑莲花上位手册》。其于11月16日上线后即获广泛关注,吸金高达2000万。该剧由短剧团队“听花岛”出品,在小程序和短视频平台上播放,以快节奏、多反转的庶女复仇剧情,拉满了观众的爽感,被称为是爆款剧集《甄嬛传》和《延禧攻略》的结合体。
11月21日,微信平台发布下架微短剧《黑莲花上位手册》的公告。其中提到该剧“渲染极端复仇、以暴制暴的不良价值观,混淆是非观念”。
据微信珊瑚安全消息,微信致力于打造安全、健康、绿色的平台生态环境,为促进微短剧行业良性有序发展,鼓励优质微短剧内容创作,平台近期已发布专项治理公告,持续打击含有色情低俗、血腥暴力、不良价值观等违规微短剧内容。在专项治理期间,平台发现微短剧《黑莲花上位手册》(共120集)渲染极端复仇、以暴制暴的不良价值观,混淆是非观念,破坏平台良好生态,平台已将该剧下架,现予以公示。对于存在上述违规内容和行为的小程序或账号,平台将引导整改,如提醒后仍未整改,将对违规内容及账号进行处置。
微信倡导和鼓励创作者积极制作优质微短剧,避免传播发布违规低质内容。后续,微信将持续引导微短剧内容的规范发展,为优质内容创作者提供更好的服务,营造更加健康、清朗的网络视听空间。
同日,快手安全中心也发布公告称,近期,平台在巡查中发现,微短剧《黑莲花上位手册》渲染极端复仇、以暴制暴,是非观念混淆,过度渲染人性中的恶,带来负面的价值导向。平台已将该剧下架,现予以公示。
而在抖音平台上,《黑莲花上位手册》的官方账号目前已变成私密账号,所有发布内容均不可见。《黑莲花上位手册》下架后,这部剧的官方抖音账号发布了“听花岛”的另一部短剧《李特助如此多娇》,但很快也被下架。
2
微短剧井喷式增长 需进一步规范管理行业生态
自2021年起,微短剧在逆势中突围,成为行业看好的“香饽饽”。一方面,短视频平台和内容不断抢占用户的碎片化时间;另一方面,在长视频平台高呼“降本增效”的环境下,制作成本低廉、回款周期快的微短剧正中创作者下怀,如柠萌、耀客这样的行业头部公司也纷纷被吸引入局。近两年,《长公主在上》《念念无明》等优质短剧作品也在持续破圈,不断提升影响力。
《念念无明》海报。
2023年,体量更短、多在微信小程序上付费观看的竖屏“小程序剧”又迎来井喷式增长。据相关数据,截至2023年7月,小程序剧的市场规模已超40亿。有演员曾向记者透露,小程序剧的制作周期为“五六天拍100集、一天拍20个小时”。大部分小程序剧的制作粗糙、剧情狗血、画风低俗擦边,以单集几角至一元的均价售出后,却能让制作方赚得盆满钵满、牟取暴利。随着“30万成本8天赚1亿”“24小时拿下1000万”之类的故事疯传,微短剧行业也出现了诸多乱象。
11月15日,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消息称,自去年以来,广电总局持续开展网络微短剧治理工作,加强规范管理,有效净化了网络微短剧行业生态。
2022年11月下旬开始,广电总局集中利用3个月时间,组织开展了“小程序”类网络微短剧专项整治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截至2023年2月28日,共下线含有色情低俗、血腥暴力、格调低下、审美恶俗等内容的微短剧25300多部、共计1365004集,下架含有违规内容的“小程序”2420个,形成了震慑效应,有力遏制了网络微短剧野蛮生长的态势。
在专项整治工作结束后,广电总局对网络微短剧治理工作转入常态化。一是建立双周报送处置数据机制和定期发布公告机制。2023年3月至今,督导抖音、快手、腾讯、B站、小红书、好看视频等平台累计对外发布公告40余期,清理低俗有害网络微短剧35万余集(条)、2055万余分钟;分级处置传播低俗有害网络微短剧的“小程序”429个、账号2988个。
二是建立网络微短剧“黑名单”机制。要求网络视听平台切实担好主体责任,对发现的违规网络微短剧及时上报,汇总纳入“黑名单”,并向全行业通报,督导全网平台及时下架,推动共同参与治理,切实防止防范违规网络微短剧转移阵地、转换马甲播出。
下一步,广电总局将不断完善常态化管理机制,从7个方面加大管理力度、细化管理举措:
一是加快制定《网络微短剧创作生产与内容审核细则》;二是研究推动网络微短剧APP和“小程序”纳入日常机构管理;三是建立小程序“黑名单”机制、网络微短剧推流统计机制;四是委托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开展网络微短剧日常监看工作;五是推动行业自律,互相监督,全行业共同抵制违规网络微短剧;六是再次开展为期1个月的专项整治工作,围绕网络微短剧的导向、片名、内容、审美、人员、宣传、播出等方面,加大违规网络微短剧处置和曝光力度,进一步优化算法推荐,完善广告推流审核机制,取得立竿见影成效;七是加强创作规划引导,继续打造精品力作。
采写:南都记者 朱雯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