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laochentou
中航国际融资租赁人工服务电话
2023-11-25 19:44:41
中航国际融资租赁人工服务电话客服电话: 0760-2362-2458二线电话:0760-2362-2458处理还款,协商还款,提前还款各方面问题等相关问题

“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交出一份优异的时代答卷。

2018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州科学城视察时提出“中小企业能办大事”的重要论断。

广州科学城。李剑锋/摄

作为该论断的首倡地,5年来,一大批中小企业在广州开发区、黄埔区落地生根、发展壮大,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已集聚4.8万余家中小企业,80%以上的发明专利、创新成果和新型产品均来自这些中小企业。

广州开发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鲁勇兵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感叹,中小企业深耕于各行各业,对全区产业的强链补链延链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这片创业热土上,众多中小企业跑出“加速度”,办成了许多令人瞩目的“大事”。这背后,是一场政府与企业的“双向奔赴”。近年来,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在政策支持、人才引进、金融服务等多方面发力,真正打造“企业和人才离成功最近的地方”。

2021年10月,全国首个“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创新示范区正式落户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在这里,民营及中小企业不断优化升级,从传统行业迈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眼下,区内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从中可以看到首个创新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样本,也能窥见中小企业发展的未来蓝图。

3个“80%”的亮眼成绩单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是广州市乃至广东省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多年来,其各项指标名列前茅,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

在广州开发区科技企业加速器园区里,一块刻着“中小企业能办大事”的巨石巍然耸立,见证着中小企业的发展故事。5年来,它是中小企业扬鞭奋蹄的座右铭,也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写照。

广州开发区科技企业加速器园区内,一块巨石镌刻着“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八个大字。李剑锋/摄

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组“56789”数据常常被提及——我国中小企业贡献了约50%的税收、60%的GDP、70%的技术创新、80%的就业率,我国90%以上的市场主体都是中小企业。

而广州开发区提供了另一组样本数据。“逾4万家民营中小企业,贡献了三个‘80%’。”鲁勇兵向澎湃新闻介绍,全区80%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全区8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是中小企业,80%以上的发明专利、创新成果和新产品来自中小企业。

3个亮眼的“80%”足以说明,中小企业已成为全区稳产业、保市场、促创新、增就业的最强主力军。

如果说“中小企业能办大事”是广大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向,那么“专精特新”则是中小企业朝着这一方向努力迈步的路径所在。

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明确提出要“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5年来,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的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路径也越走越实。2021年该区获批创建全国首个“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创新示范区,目前已建成两大专精特新产业园,构建起“省创新型-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梯度培育体系,形成“一个示范区、两大园区、四大梯队”发展格局。

根据第5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广州市上榜企业达126家,超过前4批总和。其中,广州开发区占比近半,共有62家,累计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9家。

营造优良环境,助力企业腾飞

如今,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已成为广州上市企业最集中,经济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在这里,中小企业为什么能办成这么多大事?究其原因,来自政府层面的支持和推动给企业增加了信心。

烯湾科城于2019年落户黄埔区,在碳纳米管领域深耕多年,是一家集高性能阵列碳纳米管及复合材料研发、生产于一体的高新科技企业。

对于选择落户黄埔区的原因,烯湾科城副总经理车晓东坦言,这里不仅上下游企业聚集较为明显,且政府十分重视,整体的产业科创氛围很好。

“前几天区领导特意到我们这里调研,以会议的形式和我们对话,同时还邀请了我们的直接客户,比如说粤芯半导体。通过参会,我们双方进行了一个常规的资源上的对接。”车晓东介绍。

烯湾科城展厅陈列的碳纳米管。企业供图

车晓东对澎湃新闻表示,这种从领导层面搭建起的直接对话,对企业非常有利,加之黄埔区本身的上下游产业配套设施齐全,在产业发展方面很有优势。

烯湾科城的例子仅仅是当地政府服务企业、赋能企业发展的缩影之一。澎湃新闻了解到,广州开发区、黄埔区针对八大支柱产业制定了相关政策,每个支柱产业都有相应配套政策,包括金融、人才、营商环境等,满足区域内企业的全方位发展需求。

鲁勇兵介绍,未来,广州开发区一方面会围绕储能、低空经济、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进行布局,另一方面也会针对现有政策进行完善和提升。

“五年来,我们发现一些政策在实际落地执行上还存在不足,累积了经验,之后会在企业扶持、产业引导等政策上进行优化和提升。”鲁勇兵说,“我们政策将从1.0版本、2.0版本到3.0版本逐步提升,从而让黄埔区整个营商环境更加完善。”

中小企业成吸纳人才关键引擎

良好的政策环境让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成为创新创业的沃土,由此形成了引才聚才的“强磁场”。

广州黑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黑格”)政府事务总监杨志勇介绍,目前公司在深圳、杭州、无锡都设有子公司,在美国加州、阿联酋以及欧洲也有设点。“各地员工加起来有1000多人,每个月也会有些新员工进来。”

除了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中小企业在培养吸纳人才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就黑格而言,该公司的研发人员占比超过50%,这些研发人员又有各自细分岗位的研究方向,包括设备研制、软件开发、材料研发等。

而黑格本身也诞生于留学人才之手。杨志勇介绍,在了解到市场环境和人才政策后,2015年,几名90后留学生回到广州创业。“当时对国内的市场环境有了一定的了解,又听说广州开发区正在大力支持高科技人才进行创业,几位创始人毅然决定回国发展。”

黑格科技3D打印中心。企业供图

10月26日,人社部召开2023年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宋鑫表示,要进一步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吸纳更多重点群体就业。

对此,广东省正研智库咨询服务中心副主任林仲豪博士向澎湃新闻举例说道,“例如低空经济,按照国际经验,通用航空产业的就业带动比是1:12,并能进一步带动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发展,为更多的劳动者和创业者提供就业机会。”

中小企业虽然体量小,但数量多,在各自细分领域对专业人才和岗位有着持续的需求。

广州明珞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该公司除了大力度招揽人才,也十分重视人才的培育。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国家提倡智能制造,但相关的人才还是不够多。因此,我们选择与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合作,共同打造一些智能制造人才的培养基地。”

同样致力于人才培养的还有广州新莱福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这是一家新材料企业,其自主研发的磁胶材料的全球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稳居第一。

“我们有专门的研发中心,大约五六十人,每天专注研发;另外,在生产线上也配有短期项目的研发人员,几十人,加起来总共一百多人。”针对未来的发展战略,新莱福研发中心主任郭春生表示,会加大对优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持续进行科研投入。

实践证明,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已形成了“人才集聚-企业发展-人才培育”的良性循环链,为全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生态。

聚星成火,自主创新突破技术难关

“希望广大中小企业聚焦主业,加强自主创新。”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州视察时提出寄望。

5年过去,广州开发区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卫星双向通讯”是近期的网络热词,坐落于广州开发区的泰斗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便是这项技术的拥有者之一。

泰斗微电子常务副总经理许祥滨向澎湃新闻介绍,该公司产品主要有两大方向,一个是导航定位授时,另外一个是短报文通讯。“我们的产品可以保证在没有公共网络信号的时候,和北斗卫星直接通讯,最多可以发送1000个汉字。”

泰斗微电子是领域内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及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创造了北斗应用史上多个首台套产品,是国家重点布局的北斗芯片厂商。

许祥滨说,近几年公司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进行国产化替代。“原来国家没有自己的定位芯片,需要用国外厂商的。但现在有了,我们是第一家把北斗跟GPS双系统的芯片研发出来的公司。”

“未来我们还想做面向太空的,面向水下的产品,这样就可以在立体空间上提供无缝的精准时空信息。”许祥滨说,过去十几年公司一直专注于提供精确时间和精确空间等基础要素,以后也会坚持如初,并朝着“上天入海”的目标前进。

从产业化应用到创造了北斗行业应用多项首例,拥有近500件发明专利的泰斗微电子成长史,也是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中小企业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最好印证。

来到广州派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实验室,实验人员正在一丝不苟地操作仪器。

与泰斗微电子相同,派真生物也是中小型企业,而派真生物的主攻方向则是人体“芯片”——基因治疗。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以aav(病毒载体)为载体的基因治疗药物已经上市有7款药了,但国内现阶段还没有。”派真生物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李华鹏说,现在已上市的药品价格昂贵,最贵单价达350万美元一针。

派真生物实验室。李剑锋/摄

他告诉记者,虽然国内目前在该领域还没有成熟产品,但国内相关技术发展较快,最快的一个药品已进入三期临床试验。

“我们要让老百姓能够用得起,这是我们的使命。”李华鹏对澎湃新闻说道,“这类药品的生产成本太高,我们现在就是要在生产环节把成本降下来。”

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过程中,中小企业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些企业深耕于各行各业,对全区产业的强链补链延链起到了重要作用。”鲁勇兵如是说。

“到黄埔去,到离成功最近的地方去。”中小企业从初创孵化到上市腾飞的故事还在继续上演。未来,“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创新示范区在新发展格局中将结出更多硕果,为推动实现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的“黄埔经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