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反击来了!美三大芯片巨头紧急游说,朱文晖一语道破真相
中美之间的科技竞争愈演愈烈,涉及到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的重大调整。拜登政府推出的《芯片法案》引起广泛关注。该法案被认为是对中国高科技产业的打压之举,其中一个重要目标是重振美国科技巨头如英特尔的光芒。该法案计划限制美国企业将高端芯片出口到中国,直接打击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而中国在芯片领域的发展势头迅猛,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芯片市场之一。
《纽约时报》将拜登政府的行为形容为“芯片战争”,这场战争不仅是阻止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更是要让中国的芯片技术退步。然而,这种政府行为的落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全美各大芯片厂商的配合。华为等中国科技公司面对美国的制裁,正在努力摆脱对美国技术的依赖,进行自主研发。
拜登政府计划出台新限制措施,进一步阻止美国企业将高端芯片卖到中国。此举引发了美国芯片企业的担忧,这些企业担心新的限制措施将切断与中国这个巨大市场的联系,影响它们的研发投入能力,最终削弱美国在芯片行业的支配地位。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敦促美国政府在制定限制措施之前与业内人士和专家广泛接触,不要进一步限制对华芯片销售。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回应了美国针对中国的科技打压,表示中国并不回避同美国竞争,但反对美国定义的不公平竞争方式。如果美方继续主动挑衅,对中国芯片行业实施更多限制,中国政府不会袖手旁观。中国对镓、锗等重要原材料实施出口管制,这引发了欧美舆论广泛关注。中国是这两种元素的最大生产国,掌握着全球95%以上的镓产量和67%以上的锗产量。这一举措是中国反击的开始,中国还有更多的制裁手段和种类,任何试图推动脱钩断链的行为都将自食其果。
在中美科技竞争的背景下,华为等中国科技公司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机遇。中国已经意识到芯片产业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芯片产业是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需要。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规模、丰富的人才资源和强大的制造能力,为芯片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本土芯片企业的创新和发展。华为已经在应对美国制裁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重新设计和制造旗舰产品,以确保不包含美国零部件,并加大对鸿蒙操作系统等自主技术的研发。这些举措有望帮助华为在面对制裁时更加强大和坚韧。
中美科技竞争不应被视为“零和游戏”,科技竞争是国家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管制措施不能永远遏制中国,而是一种拖延战术,可能为美国及其盟友提供扩大关键技术领先地位的时间。各国在制定科技战略及政策时应围绕培养创新生态环境、培育科技竞争能力展开,而非对竞争对手的恶意打压和限制。科技竞争的最终目标应该是促进全球科技进步和发展,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的繁荣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