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平(ping)安部:隐蔽阵线在这一重大事变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张学良,我国共产(chan)党,抗(kang)日
2023-12-27 14:09:56
国家平(ping)安部微信公众号12月12日发文引见隐蔽阵线在西安事变中的(de)紧(jin)张作用。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多次劝蒋介石(shi)抗(kang)日无(wu)果后,采取“兵(bing)谏”,动(dong)员了震动(dong)中外的(de)西安事变。在这一重大历史事变中,隐蔽阵线在党中央领导下,积(ji)极对百姓党上层人士和军官将领宣传抗(kang)日政(zheng)策和民(min)族(zu)大义,展开了卓有(you)成效的(de)联络事情,为建立广泛的(de)抗(kang)日民(min)族(zu)统一阵线发挥紧(jin)张作用。
写密信 促联合
随着天下抗(kang)日救亡运动(dong)衰亡,如何援救民(min)族(zu)危亡,成为摆在我国共产(chan)党面前最紧(jin)急的(de)问题。1935年12月,毛泽东(dong)在瓦(wa)窑堡(bao)会议上明(ming)白提出,党的(de)基本策略任务是建立广泛的(de)抗(kang)日民(min)族(zu)统一阵线。此后,党中央领导隐蔽阵线,通过各种渠道向国内各派上层人士宣传我党抗(kang)日主张,并专门(men)派遣潘汉年等人赴(fu)上海打通联络渠道,推进(jin)爱国人士宋庆龄、沈(shen)钧(jun)儒、邹韬奋(fen)等人发起建立天下各界救国联合会,主张“中止内战、同等抗(kang)日”。

中共中央政(zheng)治局瓦(wa)窑堡(bao)会议旧址
党中央高(gao)度(du)重视联络西北抗(kang)日气力,决定对驻扎(zha)西北的(de)张学良东(dong)北军和杨虎城第十七路军展开统战联络事情,以期(qi)实现西北地区抗(kang)日气力大联合。毛泽东(dong)亲身撰(zhuan)写信件,派公开党员汪锋送往杨虎城处,并叮(ding)嘱:“我们提出‘西北大联合’,夺取同张学良、杨虎城搞好干系,然后才有(you)天下的(de)大联合”。汪锋不(bu)负厚望,几(ji)经辗(nian)转,在西安向杨虎城递交了毛泽东(dong)的(de)亲笔信,通报了合作抗(kang)日意向。杨虎城接信后,立即邀请中共隐蔽阵线的(de)王世英、南汉宸赴(fu)西安密谈,进(jin)一步相识了中共的(de)政(zheng)策要求,杀青了合作的(de)初(chu)步协议。
赴(fu)密谈 定和局
为实现合作,中共中央建立了东(dong)北军事情委(wei)员会,展开对东(dong)北军团结事情,开释了大量东(dong)北军俘虏,表现中共与东(dong)北军联合抗(kang)日的(de)诚意。1935年10月陕北榆林桥战役中,红军扑灭了东(dong)北军主力619团,俘虏了团长高(gao)福源。担任隐蔽阵线事情的(de)李克农同志(zhi)发现具有(you)强烈(lie)爱国之心与故土之情的(de)高(gao)福源值得夺取,多次找高(gao)福源发言(yan),巧妙教育感化,使其(qi)进(jin)一步相识、认同我党抗(kang)日主张。之后,高(gao)福源主动(dong)牵线搭桥,张学良同意与中共派出的(de)代(dai)表会晤。
1936年2月,李克农等人由高(gao)福源陪伴(ban)前往洛(luo)川与张学良秘密会谈。李克农针对张学良提出的(de)问题,阐明(ming)我党的(de)政(zheng)策主张,揭露蒋介石(shi)对外妥协投降、对内消灭异己的(de)诡计,用事实申明(ming)东(dong)北军只有(you)同我党联合抗(kang)日才有(you)出路。经过长达半个多月的(de)积(ji)极夺取,谈判(pan)取得了紧(jin)张成果,双方观点不(bu)断接近。
这次谈判(pan)为同年4月周恩来与张学良在延安的(de)秘密会谈打下了良好基础(chu)。毛泽东(dong)听了洛(luo)川会谈情况后称赞:“李克农这次单枪匹马,事情搞得很好!”
发密电 立功(gong)绩
1936年4月9日,周恩来、张学良在延安举行(xing)秘密会谈。张学良担当了我党关于中止内战、共同抗(kang)日的(de)政(zheng)治主张,并表明(ming)了夺取蒋介石(shi)抗(kang)日的(de)态度(du),同意中共派隐蔽阵线干部刘鼎为联络代(dai)表驻东(dong)北军,并建立秘密电台。
1936年12月12日,多次要求抗(kang)日遭拒的(de)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临潼扣留蒋介石(shi),动(dong)员西安事变,逼蒋抗(kang)日。
在事变前,张学良把实施“兵(bing)谏”,捕获蒋介石(shi)的(de)决定报告刘鼎,刘立即用秘密电台向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事变的(de)第一份电报。此后,刘鼎连续跟(gen)踪事变希望,对党中央提前掌握(wo)情况、做出决议发挥关键作用。毛泽东(dong)高(gao)度(du)赞誉:“西安事变,刘鼎是有(you)功(gong)的(de)。”

刘鼎
转乾(qian)坤 统阵线
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于12月17日派遣周恩来作为代(dai)表前往西安探讨大计。周恩来与张学良商谈了关于正(zheng)确解决西安事变的(de)问题。但百姓党内以何应钦为首(shou)乘机诡计“倒(dao)蒋”,中共中央为夺取和平(ping)解决事变,指示潘汉年通过各种渠道对何应钦进(jin)行(xing)孤立,对宋子文前往西安调(diao)解起了增(zeng)进(jin)作用。
在中共影(ying)响下,张学良、杨虎城担当了以和平(ping)方式解决西安事变等系列目标,并同宋子文、宋美龄进(jin)行(xing)了卓有(you)成效的(de)谈判(pan)。12月25日,张学良开释蒋介石(shi),事变得以和平(ping)解决,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和百姓党内亲日派的(de)诡计。此后,国内内战局面基本结束(shu),抗(kang)日民(min)族(zu)统一阵线最终构成。